首页

在线SM视频

时间:2025-05-28 20:09:32 作者:AI如何重塑出版业?专家学者探讨转型之路 浏览量:75941

  央视网消息: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超强灵敏度精准锁定 极大丰富脉冲星数据库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的脉冲星,包括至少120多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是国际同期总数三倍以上

  从1967年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在2017年10月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共发现脉冲星3000多颗。“中国天眼”目前已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

  拓展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

  “中国天眼”拓展了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其发现的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

  预计2024年脉冲星发现将有望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2024年是否能把脉冲星发现数量扩展到1000颗?是不是能找到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这将会是颠覆人类认知的一项工作。

  近百颗“暗弱脉冲星”的发现 助力揭示未知

  据介绍,最新发现的近百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以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眼”进入“多出好成果”阶段

  近年来,“中国天眼”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FAST性能的不断提升,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视网)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既挂帅、又出征

  吴文燕:石刻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雄伟景观,文人墨士到访桂林,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留刻在桂林山水间的岩壁上,千百年间延续不断,形成桂林“诸山无一处无摩崖”的石刻文化遗存。

浙大管院发布学科交叉BEST战略 探索“无尽的前沿”

广州中山纪念堂第三届木棉花文化节开幕

研习营营员13日参加了纪念全民族抗战暨“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大家静穆肃立,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致哀。

小新带你看世界丨美国堪萨斯城里的中国元素

在舞美设计的构思中,融入了纱幕的色彩渲染和对称美感,进行舞美立体维度审美的融合与升级。同时,原创音乐是《蓟州疑云》的一大亮点,作曲祁勃力结合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和西洋自然大小调式,将不同地域和时代的乐器及音乐元素融合而作,同时从演员的表演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兼具融合性和传唱性的原创音乐,以电子乐队现场表演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巡视组进驻后,他扬言“谁向巡视组乱告状就收拾谁”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为探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最高检与最高法组成联合工作组,直面问题和困难,对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多起“硬骨头”案件进行听证座谈,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协调四级法检机关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工作。如田某华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法检工作人员通过认真耐心的思想工作,解开当事人十几年的心结,消弭了双方对立,落实了国家公益林保护政策,为当地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